李白诗中的八柄名剑只存其一,原平就有一把

2025-10-22 09:02:16

剧情档案

相传虡是中国古代一种神兽,它的身体是龙,头却长成鹿的模样,十分凶猛,宝剑的主人给它取名少虡,应该是希望自己如同初生的神兽一般,...

相传虡是中国古代一种神兽,它的身体是龙,头却长成鹿的模样,十分凶猛,宝剑的主人给它取名少虡,应该是希望自己如同初生的神兽一般,无所畏惧,勇猛无敌。

说起浑源县李峪村的少虡剑,自出土后命运多舛。1923年,浑源县的村民高凤章在沟里挖到60多件青铜器,因外国人瓦涅克出价最高,买走其中20多件精美的青铜器。他运回法国并在塞努基博物馆举办展览,震惊西方。当地官员谢承恩收走了剩余的青铜器。不幸的是,1932年谢承恩把这批青铜器卖给了大古董商卢丰年,被雪藏了15年。1947年,这批青铜器被转手卖给了上海的大古董商张雪庚。张雪庚也想把这批国宝高价卖给外国人。幸运的是,最终被上海警察拦截,这批青铜器当中就有少虡剑。后来这些国宝被爱国商人于省悟买下。1949年,于省悟先生把少虡剑连同自己的200多件文物捐献给了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
中国周王朝东周历史按学术界划分惯例,以鲁春秋六经为界限分为春秋战国,春秋终止于东周诸侯盟主越王勾践,到第三位越王,越王勾践长子越王寿,已经属于战国而非春秋。越王寿元年公元前459年壬午马年三分晋,强晋不再,中国已经是越王政令的天下,越王一百五十年东亚越文化至今依然。少虡剑代表越王寿的权杖,可谓已知中国的令牌之最。越王惯于以拥有青铜剑著称,越王寿壬午年都昆山(又称马儿山,昆即哥哥,长非次),壬午少虡剑非越王寿莫属。

此少虡剑为三分晋国时越王寿授予韩赵魏的号令、代表诸侯盟主的上方宝剑,山西李峪村出土,已知同铭剑有3件,得此令剑(箭)者分别是魏襄子,卒年公元前456年;赵襄子卒年公元前457年;韩庄子卒年下限公元前424年。

在我们原平发现的这一柄少虡剑,长35.8厘米,宽3.6厘米。剑身中央有凹槽,宽1.3厘米。剑柄残长8厘米。与李峪村的那一柄相比,因剑锋残缺,铭文少“吉日壬”和“鎛吕朕”六字,其它完全相同。残剑和铭文无锈无土,犹似新作。为国家一级文物。

带铭文的青铜剑,存世量大概将近300把,大都属于王侯贵族佩剑,但是像李白诗中的八大名剑的古代青铜剑,目前全中国只发现“少虡”一种,李白的“独惶惶”三字真实不虚。

可以说,“少虡剑”是唯一一柄目前能见到实物的有自身剑名的青铜剑,殊为珍贵。

仔细观察剑身上的铭文,真的“太漂亮了”。

图片源自原平市博物馆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